现在大众对中医的认知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变,中医受众不再局限于60、70后,很多90、00后对中医接受度也比较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借用马云的话说,未来能打败阿里巴巴和他的一定是健康产业。比如90后,开始涉足中医行业。还有些00后,也开始了保温杯里泡枸杞。大众的认知在年龄层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医和日常已经渐渐密不可分,通过养成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去让人达到一种不生病、少生病和晚得病的状态。
这么看来,上有国家利好政策倾斜,下有这么好的中医氛围,中医的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大家都察觉到,这几年资本开始涌入,中医馆遍地开花,一片欣欣向荣。但整体市场繁荣的背后,是每一个个体的困惑。竞争越来越强,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医馆在开张,一些却在陆续关门。每个人都陷入一种迷茫:中医馆要怎么突破重围,让自己活下去,还能越做越大?
那么,互联网时代中医馆的挑战和机会在哪?中医馆互联网运营下,应该注意先要解决哪些层面的问题?未来中医馆+互联网后,又应该如何去做?中医馆拥抱互联网是必然趋势!目前互联网医疗的案例越来越多,并对传统的医馆冲击非常大,导致很多医馆倒闭。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中医馆未必先进,不+互联网的中医馆必然落后。拿着冷兵器与现代的军火对抗,这是不现实的。中医医疗的本质还是线下服务,永远不会被互联网所颠覆或者取代。”
一、互联网时代中医馆的挑战和机会
任何行业都有牛市和熊市,目前中医馆谈不上牛市,而互联网对传统的服务业来说即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升级、一个机会。很多中医、西医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的模式,而想要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医馆运营如何做,需要先弄清楚五大关系,即中医馆与医师的关系、医馆与患者的关系、医馆与药商的关系、共享药房、互联网医疗。这五个方面是下一阶段非常重要的问题。
中医馆拥抱互联网后能够得到两方面的改善:一是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尤其是开在北京和上海这样大城市的医馆,其较大的成本是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互联网能够帮助中医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二是诊所患者医师的关系。即利用互联网把这种关系继续稳固下去。
互联网的内容与品牌
从“建立立体的自媒体营销方式”、“发布有品质的原创内容”、“线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举了自身的例子。其中“立体的自媒体营销方式”,即是囊括图文、视频甚至音乐等各种各样表现形式的自媒体,这在我们日常的微信刷屏中,应该司空见惯。只是不要流于形式,而是要真正做好,把它做成一个信息及时传递和粉丝温暖互动的大家庭。我们以往公众号也说过如何运用微信营销来推广品牌。
而发布有品质的原创内容,也自是无多言语。抄袭即意味着没有个性,原创才是品牌突显的有效方式。互联网品牌当然不仅仅是面对患者,也要面对医生,即这个地区的医生如何看待中医馆,他是否以在这儿出诊为荣?”他也表示,互联网品牌实际上给中小型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无需去抢广播、广告或者报纸广告等大众媒体,再也无需通过媒体的中介才能和客户沟通,互联网的自媒体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互联网的效率和成本
第一方面是会员体系。中医馆需要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设计会员体系,而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储值卡,应该能够让会员在中医馆以很舒服的方式看病。它既能为会员提供优惠、特权、便捷,又能实现移动互联网支持、一卡多用,以此让患者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巩固患者和医馆的关系。
对当归中医馆来说,当归一个会员及其家庭平均一年的消费大概1.2万元,会员量和储值额都很高,平均日会员消费金额超过5万元,没有计算机系统辅助管理,一般管理方法根本无法承载这个量级的交易和管理。
第二方面是关注经营决策,让数据说话,帮助中医馆实现精细化运营。很多年销售在几百万规模的小诊所,没有数据,不清楚进店顾客是多少,因为传统的HIS系统统计功能不够强大,没有数据挖掘功能,这意味着要手动计算很多东西。而运用云中医系统,打开手机就可以看到诊所一天的看诊量,数据都会显示在手机上。每个月都会形成数据,这个月与上个月的差异,经营者一目了然。再比如,通过数据,中医馆能够判断医生擅长哪些方面,平台还有疗效反馈数据,帮助实现导诊,不断增强医生的诊断率,帮助医生提高能力。
互联网医疗平台的优势可以概括为放大、粘住、防守。放大:突破医馆服务空间限制,突破医师服务时间限制,为医师和医馆增加额外收入。粘住:额外收益留住医师,方便服务留住患者。防守:医馆不做,互联网医疗平台将抢走你的医师业余时间及你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