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景区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怎么写?评估报告,属于应用文写作范畴。这篇评估报告在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景区现状
对照景区的行业标准和相关规定,分析该景区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游览防护设施不健全、提示标牌不齐全等。
2、评判风险大小
根据实际观察和现状分析,逐项列出风险点以及风险隐患的严重程度等。这部分是重点,要突出写、详细地写,并做到有根据、客观恰当。
3、给出结论
根据上述两个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安全风险的意见和建议。
【注意】给出的意见建议,要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安全风险评估的安全风险
◆资产识别与赋值:对评估范围内的所有资产进行识别,并调查资产破坏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根据危害和损的大小为资产进行相对赋值;资产包括硬件、软件、服务、信息和人员等;
◆威胁识别与赋值:即分析资产所面临的每种威胁发生的频率,威胁包括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脆弱性识别与赋值: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发现和识别脆弱性,根据被威胁利用时对资产造成的损害进行赋值;
◆风险值计算:通过分析上述测试数据,进行风险值计算,识别和确认高风险,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整改建议。
◆被评估单位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为较大限度地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信御安全服务综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展现信息系统当前的安全现状,为下一步控制和降低安全风险、改善安全现状、实施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主机安全评估:对主机的配置、服务进行安全评估
◆系统安全评估:对各类计算机系统(Windows、Linux等)的配置、服务和安全防护能力进行评估
◆网络安全评估: 对网络设备、网络服务、网络拓扑以及Web应用等进行评估,得出评估报告
◆业务系统评估: 评估常见业务应用(ERP、OA、CRM等)系统
什么是1加4安全风险评估
介绍一下风险评估的五种方法。这几种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重,针对不同的风险识别对象,可灵活运用,或专取一种,或几种组合,主要应考虑其有效性和员工的接受性,而终的目的是准确地识别出所有可能的有价值的风险,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1现场观察法: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现场观察,以查找现场隐患的方式发现存在的危险源,适应范围较广。
优点:现场观察法适用各场所及作业环节;缺点:①从事现场观察的人员,要求具有安全技术知识和掌握了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标准;②不适应于大面积的观察。
2安全检查表法SCL:它是由一些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并富有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根据有关规范、标准、工艺、制度等事先对分析对象进行详尽分析和充分讨论,列出检查项目和检查要点等内容并编制成表。分析者依据现场观察、阅读系统文件、与操作人员交谈、以及个人的理解,通过回答安全检查表所列的问题,发现系统设计和操作等各个方面与标准、规定不符的地方,记下差异。
优点:安全检查表是定性分析的结果,是建立在原有的安全检查基础之上,简单易学,容易掌握,尤其适用于岗位员工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对其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便于全面辨识危害因素。
缺点:检查表约束限制了人们主管能动性的发挥,对不在检查表中反映的问题,可能会被忽视,采用该方法可能会漏掉以往未曾出现过的一些新的危害。
应用范围:安全检查表一般适用于比较成熟(或传统)的行业,领域的危害因素辨识,且需要事先编制检查表,以对照进行辨识。安全检查表法尤其适用于一线岗位员工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如,作业活动开始前,或对设备设施的检查等等。只能对已经有的或传统的业务对象、活动进行检查,对新业务活动、新行业领域的危害因素辨识不适用此法。
危害因素辨识所使用的检查表与安全检查时所使用的检查表并不完全一致,它们大致相同,但又各有侧重,不应直接使用安全检查表所用的检查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应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重新编制。
3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预先危险性分析又称初步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优点:在当初构思产品设计时,即可指出存在的主要危险,从一开始便可采取措施排除、降低和控制它们,避免由于考虑不周造成损失。在进行庞大、复杂系统危害因素辨识,可以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分析判断系统主要危险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主要风险进行深入分析。
缺点:易受分析人员主观因素影响。预先危险性分析一般都是概略性分析,只能提供初步信息,且精准程度不高,复杂或高风险系统需在此基础上,借助其他方法再做分析。PHA只能提供初步信息,不够全面,也无法提供有关风险及其风险预防措施方面的详细信息。
应用范围:预先危险性分析一般用于项目评价的初期,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过滤一些风险性低的环节、区域,也为在其它风险性高的环节、区域,采用其它方法进行深入的危害因素辨识创造了条件。适用于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方法,接触新的物料、设备的危险性评价。当只希望进行粗略的危险和潜在事故情况分析时,也可以用PHA对已建成的装置进行分析。
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JHA)又称工作安全分析(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是为了识别和控制操作危害的预防性工作流程。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多余的、有危险的工作步骤和工作设备/设施,制定控制和改进措施,以达到控制风险、减少和杜绝事故的目标。
优点:该方法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尤其是目前已开发JSA/JHA方法标准,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使作业人员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业过程的风险,使预防措施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缺点:该方法在危害因素辨识方面并无太多优势,它并不是推荐用于危害因素辨识的专门方法,但由于其简单明了、可操作,一般用于非常规作业活动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