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由于肺炎疫情的影响,又格外特殊。双重影响下,或许行业格局的变化将更剧烈。
对短视频行业来说,今年春节却是一个利好。大家都只能待在家里,老老实实玩手机,短视频平台自然获得高流量。
快手成立于2011年3月,2013年10月转型做短视频,踩到较早的红利。2016年2月用户量超3亿,成为短视频首位平台。那时用户主要来自低线城市,一线城市多数人并不知晓。
彼时快手并没有以价值的角度去运营。快手坚持去中心化的发展方向,不给用户贴标签,流量不偏袒任何人,头部与尾部内容都获得相同的机会,这导致头部内容创作者很难从平台盈利。
快手短视频发展前景如何?
从行业格局上看,各平台间任务分化越发清晰,入局者众,竞争压力大。短视频类App的受众阶层鲜明,成熟的视频app受众分割性明显,必然走向差异化布局。在平台建设上,具有组织化、社群化、商业化模式成熟的特点,单纯的短视频工具难以满足受众需求,会逐渐向传播工具演化。
推广粉丝经济,直播、合演形式会逐渐占领平台,为平台提供了盈利来源;视频制作上可以引入元素增多,在长度、面部识别、编辑效果等方向上来看,越发多元化、简单化。在传播渠道上看,“短视频+社交”已经成为常态,视频社交未来必然成为一种常态的文化现象。
在短视频领域,作品粗矿浅显,虽有快餐式观看体验,庞大用户量,直播变现主要来源,很难受到主流认可,但依然属于闷声赚大钱阶段,展现形式的天花板已经形成,想要如何转变就看谁更能创造,创新。
可见趋势上的发展,快手依然会成为短视频领域的佼佼者,对于后来的搅局者,还没有形成威胁,较大的危机感应该是如何把控本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