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中有名的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旧唐书》称其为京兆(今陕西省耀县)人。7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即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性好道家之学,兼通佛典。北周宣帝时(579),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后期隐居终南山,行医修道,隋唐统治者屡次派人到山中请他至京城为官,均辞谢不前,志在山林,一心向道,终其一生。北宋崇宁二年(1103),朝廷赠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擅长阴阳术,在道教养生和医学方面多有建树,其自注《老》、《庄》,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世,主张治病时必须天人合一,认为“天有四时五行,寒暑选代”,人亦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寝”为之应,天转运,“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为霜雪,张而为虹霓”,谓此为“天地之常数也”,人“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称此为“人之常数也”。二者相结合,“阳用其神,阴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孙思邈指出“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隔而为痈疽,弃而为喘,乏竭而为樵枯”,必须“诊发乎面,变动乎形”,以此论天地,亦如此。他提出“五纬盈缩,星辰错行,日月薄蚀,孛慧飞流”为天地之危诊;“山崩土陷”为天地之痈疽,“奔风暴雨”为天地之气喘,“川渎竭涸”为天地之焦枯。孙思邈提倡“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圣德,辅之以人事”,终使“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日消之灾”。后人以此理论治病,救活了许多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又称之为“真人”。
孙思邈一生隐修的地方甚多。据说曾在五台山隐居过,为了纪念他,后人遂将五台山称为药王山。唐初“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经评道:“邈道合古今,学殚数术。高谈正一,则古之蒙庄子;深入,则今之维摩诘耳。其推步甲乙,度量乾坤,则洛下闳,安期生之俦也。”及明末清初时有《药王救苦忠孝宝卷》讲孙思邈救白蛇,后得道成为药王的故事,该故事曾广泛流传于民间。旧时药坊多奉其为神,且于四月廿八日举行药王会,以示敬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