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不只是一家公益机构的“脸面”,就像眼睛不只是一个人的心灵的窗户那样,网站代表了一家公益机构的头脑是否清楚,境界是否纯粹,立场是否坚定。放眼看中国,真正做得像样的公益机构网站,几乎没有。
工作微博化,业务网站化
说起来,网站出现了二十来年。网站给公益组织建构业务文档、存储往来记录、传播自身理念提供了好的“中继器”。近年来,博客和微博给了所有公益机构“边工作边传播”绝好机会。某种程度上说,当公益机构尚未理解媒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媒体自身已经公益化了,主动来到公益机构门前,疯狂地敲门,要求为公益机构提供全套服务。
公益机构的反应貌似比较迟缓。这与公益机构的先锋性、探险性、边缘性形成了剧烈的反差。在我理解,越是具有先锋、探险、边缘的群体,越对新技术充满好奇,感受得很深,应用得很快。但可惜的是,公益机构被网站的“高新性”吓着了,大家真正回过神来,可能都是近来的事。比起商业机构的神速来,尤其是比起骗子团伙的敏感来,公益机构对网站的迟疑和畏惧显得有些太过保守和迂腐。
反应慢,如果真正意识到了网站的好处,迅速地做架构起来,倒也赶得上潮流,追得上应用。可惜,无论是反应快的还是反应慢的,思维混乱、对读者不友好、自说自话,是很多公益机构网站的通病。
如有的网站只有巨幅图片不知所云,有的频道纷乱,满篇全是机构领导人接见谁和被谁接见的消息。其实一个公益机构的网站,应该遵循“机构目标优先”、“做事者优先”原则,而做事者中,又该是在前线真正劳动者优先,而不是领导人到处炫耀个人的风光。
又如某基金会网站,把自己理事长的“观点”当成非常重要的一个频道来传播。一个网站,大张旗鼓地开张了一个专门给“捐款人”发表感想的论坛。还有一个环保组织的网站,几乎有一半的内容用来渲染机构创始人的风采。在我看来,这都是没把心思放在正经业务上的表现。
还有一类网站,它的栏目或者说频道是随机生成的,这个事儿重要,就发明出一个栏目,明天那个人说了句什么,又添加一个栏目。结果,网站内容没几条,栏目倒是一大堆。
如果用一棵树来比喻一个网站,搞清楚主干是哪个,一级枝条有几根,二级枝条长哪儿,细枝碎叶花朵果实如何用大小枝条去拖带;而轻风明月飞鸟浮云野兔蝴蝶这些过客,如何不与你的网站发生过于亲密的关联,这都很考验着网站制作者的维护者的定力和见识。很多网站的乱,乱就乱在喧宾夺主,主次不辨,本末倒置,随机生成。
办给同行看,顺便照顾陌生人
如果用媒体的眼光来看网站,网站不外乎三个类型,一是办给自己看的,二是办给同行看的,三是办给陌生人看的。理论上说,所有公益组织的网站,都是在办给同行看的顺便办给陌生人看。也就是说,至少要处在第二与第三的中间位置,好的是完全偏向第三。
说“办给同行看”,是因为一些网站有B2B的性质,有些信息需要率先在业界传播。比如一家基金会,募捐与资助是其重要的业务。而这块业务,当然是指向给业内人士。那么,无论你是什么性质的基金会,便利大家捐款和便利大家申请项目,是其网站重要的内容。满足了这两条之后,顺便说公益界的一些活动、一些观点,办给同行看的目标就已经非常成功地实现了。其他的,如果与你的业务无关,就让别人去做吧。
说“办给陌生人”看,是因为所有的网站都有“关注公益的新人”来登陆。他们一打开页面,评价的不是这个网站的美观度或者艺术性,而是其功能是否实用。再以基金会网站为例,如果一个捐款人上来找不到捐款的通道,如果一个项目申请者找不到申请的路径,而满屏尽是某基金会的领导人出席各个活动的信息、一些捐款人的捐款感慨、是一些得到资助者的感恩戴德的语言,那么,这家网站可以废矣。
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有做门户的冲动。可惜,以中国之大,全国性的门户网站几家。同样可惜,以各行业之强大,各行业门户也都不超过三五家。更为可惜的是,公益行为作为一个正在起步的行业,机构业务网站没做清楚,却一心想做门户网站的,实在太多。按照我的判断,整个公益行业,能够出现两家左右的行业门户,足矣。其他的,无论你有多么大的雄心,有多么厚重的才华,还是老老实实做好本机构的业务网站为好。让网站为机构的运营服务,让机构通过网站得到较好的表达和传播。
我想,任何公益机构,都是服务于“当下的社会”,尤其是为了发现社会苦难和争取降低这苦难而去的。那么,这公益机构的服务对象,不外乎三大群体,一是公益机构的“直接目标”,比如环境保护,那么想要保护的环境领域——比如某个物种——就是你的核心目标。那么,所有与这个物种有关的信息,就是你需要努力传播的信息。二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工作群体或者项目活动。仍旧以物种保护为例,参与保护的人员,无论是贵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是当地参与保护的“各股地方势力”,其所言所行,所花所果,都在网站的主要传播内容之列。第三,当然是关注这个领域或者即将关注这个领域的一些“公益爱心人士”,无论是捐款人、志愿者,还只是围观者、研究者,把机构的信息、行业的观点,尽早地、丰富地、如实地、优美地呈现给这些“读者”,相信也会让大家觉得颇为应当。
如果一个机构能够为上述三者做好服务,其网站能够如实地传递这些服务的意愿、服务的过程和服务的结果,那么,这家网站就是非常符合机构使命的网站,这家机构的业务思路也可以说相对清晰,值得追随和信任。
网站做不好,主要是没想明白要做啥
在当今中国,没有什么比公益更值得做的业务。同样,也没有什么业务会像公益领域的社会需求如此旺盛。如果用商业来比喻,公益行业在当今正处在一个严重的供需失衡时代,是严重的“需求大于供给”,几乎每一家公益机构,每天清晨开门营业时,都会发现门口排着长长的“购买队伍”。在这样的时代,任何意志稍微坚定的人,都可以很从容地做到业务发展方向,废寝忘食地经营起来,顺便把网站用“销售产品,服务社会”的基本思路去架设好,充实好。
2012年以来,我陆续参与了几个小网站的制作。几乎每遇上一个可能推进的项目,我想到的第1个办法就是建一个网站。现在建网站也简单,1万元以内,10天时间,就可以从容搞定。从参与的经验来看,以简单清爽为基准,以“有局限,不扩张”为荣,以业务定特色,以实用内容提供定向服务,每周作一次更新,这些如果能够实现,一个小网站,就已经非常美妙地达到预期目标了。
当下,无数人想卖域名和空间、带宽给你,无数人想帮你建网站;同样,也有无数人想通过网站了解贵机构的生存现状和基本能力,无数的行动过程可通过网站来记录和传输。
你只需要想清楚一件事:你的机构是干什么的。忠贞地在网站上把你机构的锐利点和诉求点呈现出来。当然,你要单刀直入,简洁明了,呈现你能做得了的,撤除一切与你无关的。在“一屏”之内,只能用“一种逻辑”,对你的网站栏目进行分层,首页上多的不超过“四个频道”。你的网站,有一点点电子商务的性质,有一点点媒体的性质,但比较重要的,它是你机构的“网上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