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项目还只是利用VR、AR等3D渲染设备实现景区项目的宣传和推广,还处在元宇宙的早期阶段,但我们有必要去展望和分析旅游业与元宇宙将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旅游从本质来讲,既要体现“旅”的外出含义,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又要实现“游”的游览、观光、娱乐含义。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实质上也是希望看到、触到、感受到与自己生活空间完全不一样的异域体验。
但随着病0毒的暴发和持续,使人们便捷体验异域风情变得非常困难,而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旅游业将何去何从显得扑朔迷离。
有一点是得到政府、企业以及游客广泛的认同,那就是旅游模式将逐步向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模式转变。
利用新型技术实现的非接触旅游将与其他相关产业不断融合发展,衍生出新产品、新业态和新供给。“元宇宙+旅游”就是通过三维建模、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实现非接触旅游的一种技术路径。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旅行的全新认识,更好地满足了用户的消费需求。
以XG为代表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依靠人与人、人与物的近距离接触传播,这与旅游的核心理念产生很大冲突。旅游的体验过程不可避免会出现人与人的接触,人与景观、物品的接触,这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部分景区也意识到这点,及时推出“云旅游”、“云演出”等利用App、公众号、小程序等工具,实现远程的非接触式旅游服务提供。但旅游的核心理念是地理空间的转移和沉浸式游览、娱乐感受,仅利用互联网Web、App等数字技术和手机、电脑、电视等数字设备是无法达到人们旅游的真正目的与感受。
非接触旅游,不仅要体现无接触或保持物理上的安全距离,还必须保障旅游的核心理念,否则非接触旅游就只是景点的广告和宣传。非接触旅游必须要具有:实时性、空间感、沉浸感、定制化、3D渲染、动态交互等特性,否则无法满足旅游的基本要求。
1.实时性
不同于景区预先录制的景点宣传视频和特1效CG,非接触旅游更关注的是所见一切是否是刚刚真实发生的,是否与游客处在一个时间维度上。一声鸟叫、一片落叶、一丝霞光都被游客实时观察和感受。实时性代表每位游客看到的、感受的、体验的都是独1无二的风景和人文,每位游客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角度都有自己的不同旅游体验。
非接触旅游实时性的数字化实现并不容易,这要依赖遍布景区360度的图像采集、天气感知、声音采集等海量传感器才能实现,并且还要处理海量数据的传递、存储和加工,需要将5G、云计算、物联网、AI等技术综合利用。
2.空间感
旅游的基本需求之一就是摆脱地域空间的束缚,希望去不同的地方体验异域风情。如果只是让游客在家看电视、看手机欣赏旅游风光,是达不到非接触旅游的核心功能。人类的空间感知能力是通过各种官能(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来感觉周围的空间变化。其中,因为进入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有2/3来自眼睛,空间感知觉大部分又是由视觉来支配。
非接触旅游需要通过数字化孪生模型,模拟各种景点和不同场景下的真实空间感受,并通过在客户端的游客多维感官设备将景点的视觉、声音、天气等空间感受,身临其境地传递到游客的大脑,让游客有身处异地的错觉。
目前,5D影院已经可以利用座椅特1效和环境特1效,模拟了电闪雷鸣、风霜雨雪、爆炸冲击等多种特技效果,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但在非接触旅游的应用中,还需要解决高昂的成本和设备小型化的问题。
3.沉浸感
目前,旅游行业过去所实行的“门票经济”也在逐步地被“体验经济”所取代,传统走马观花的旅游消费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出现了以80后、90后、00后为主的新兴文化消费群体和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文化旅游的沉浸式的体验消费方式。
沉浸式的体验旅游消费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人们不再局限于纯自然景观的消费,更加渴望具有充分融入当地人文的体验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的多层次旅游体验。
沉浸式的体验旅游自身所具有的高度模拟性、个性化、参与性等特点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感受,也为消费者提供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沉浸感除了来自空间感以外,还需要与当地景点人文活动建立互动,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可实现对异地风土人情的沉浸体验。
4.定制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旅游品质要求的提升,个性化、高品质服务的定制旅游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市场也正在从“生产者导向的推式传统旅游供应链”向“消费者导向的拉式供应链”转变。定制化旅游消费是通过寻找旅游达人、旅游博主来制定专属旅行计划的消费方式,这样既解决了“跟团游”的束缚,又能够解决自由行中旅游线路设计专1业性差和参与性低的问题。
近几年来,线上线下旅游平台为了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纷纷推出了私人定制旅游业务。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旅游消费需求的扩大,定制化旅游消费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渐变成大众旅游消费。
5.3D渲染
人类的视觉神经拥有240万根神经纤维,占到中枢神经纤维的2/3,能感受80%的外部信息。达特茅斯学院神经学家帕特里克·卡瓦纳(PatrickCavanagh)说过一句著1名的话:“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现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大脑为我们编造的故事”。人类产生的视觉错觉是大脑有意识地自我认为。
以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还无法完全1:1复制一座山、一座城市,但人类可以通过视觉错觉现象构建一个看上去真实的环境体验。3D渲染则利用这一特性,通过对多层图像控制与加工让人们误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视觉画面。
制作一部3D电影,每一帧需要花费20-30分钟的时间,一个动作大概需要90帧,一部电影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但目前在非接触旅游的动态、实时3D视觉系统中采用传统3D渲染还有很大难度,还需要更自动化的渲染引擎和海量的算力。
6.动态交互
观看景区宣传片、视频、照片等单向的游览方式并不是旅游的真实目的,这也是众多“云游”、“云演出”App得不到游客认可的原因。
非接触旅游除了要解决前面所讲的实时性、空间感、沉浸感、定制化、3D渲染等问题,还需要解决动态交互问题。
动态交互对于接触式旅游是一件非常自然、随意和没有难度的事情,旅游过程中与周边陌生人员的一次握手、一个眼神、一次对话都会让现场的气氛和体验状态发生变化,而体验的状态变化则是旅游的乐趣之一,没有状态变化的旅游体验就如一张白纸般的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