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581—682年)是我国历史上的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是隋唐时期养生学和医学相结合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国历史上的寿星,寿高101岁。这给他的医术和养生方法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以至于他在道教中被奉为“真人”,在中医学界被尊为“药王”。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塬)人,自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他18岁立志学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20岁时精通诸子百家学说,善言老庄,兼好佛典。在山阳区李贵作村药王庙悬壶济世,著书立说二十六年,其中《千金要方》在此编写。药王庙留下有孙思邈种植有千头柏、透灵碑遗迹。
孙思邈热爱医学,淡泊名利,拒绝入朝做官,而是一边行医,一边采药。他曾先后到过陕西的太白山、终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嵋山等地。广泛搜集单方、验方和药物的使用知识,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人们尊称他为“药王”。